
基于CW32的电压电流计
简介
此次设计是一个具有多量程的电压电流表,采用立创开发板的CW32核心板,整体PCB采用插件元器件进行设计,便于新手学习与焊接。
简介:此次设计是一个具有多量程的电压电流表,采用立创开发板的CW32核心板,整体PCB采用插件元器件进行设计,便于新手学习与焊接。开源协议
:GPL 3.0
描述
前言:
偶然间发现的一个活动,回想自己还只会用开发板的ADC读取电压,便决定参加这个训练营来学习一下硬件设计。
一.原理图的设计
原理图的设计我是跟随官方给的硬件教程一步一步学习的,学习校准基准电路设计,采样电路设计等。这里来总结一下我绘制原理图时踩过的一些坑,算是对此次项目进行一次总结。
1.数码管的选择上:
我们采用的是0.28英寸共阴,但是在采购元器件的时候原材料无货,想着找平替,结果找成0.38英寸共阳极,所以在原理图绘制前,查找元器件时可以注意下它的库存,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和库存足够的元器件可以帮你省很多事情,因为立创商城能够直接一键导入BOM表进行采购,如果需要替换的话,就会经常选错和忘记。
2.二极管的方向:
二极管的作用通常是控制电流单向流动的,如果是接反了,将会导致元器件烧毁或者是不导通。
二.PCB的绘制
PCB的步骤主要包括布局走线两大类。
1.布局:
在布局的前提是绘制板框,我们需要估计下所有原件所占的面积,然后绘制略大尺寸的板框,尺寸尽量为整数,方便坐标;然后将板框的一个顶点与原点重合,制作圆角,然后将其锁定就可以开始摆放元器件了。
2.摆放元器件,优先将定位孔也就是螺丝孔放置在四个角,这个时候就可以利用坐标精准的放置,放置完继续锁定;然后就是端子器件,比如电源接口,检测接口,下载接口,这些需要与外界交互的端口需要摆放在板子的边缘或者不要有遮挡,大致的站好位置后我们开始其他的大型器件;数码管可以放置在居中的位置,然后就是核心板的排母位置,这里可以跟着数码管一起摆放,因为涉及的引脚最多,让飞线的交叉点最少。同时也要注意两个排母的间距;最后就其他的电阻电容等。
3.布局注意:除了上述基础摆放外,还需要注意:电源的滤波电容,先过大电容后过小电容,这样摆放方便走线;然后遵循统一原则,同一区域的元器件尽量保持统一方向,疏密有致。
走线:
PCB走线也尤为重要,布局布的好,走线没烦恼。在前面布局减少了飞线交叉的前提下,我们打开网络面板先将电源和GND的飞线关闭,我们先绘制信号线这些。
1.先将无交叉的飞线用导线连接,正确连接后,提示飞线会自动消失。走完这些后我们可以借助过孔帮助我们走剩下的交叉线。
2.接下是电源线,电源线应当适当加粗。保证通过够大的电流。
3.在电压与电流检测部分,我们有时候需要检测大电压与大电流,所以我们采用铺铜的形式进行连接,但是要注意,这里的铺铜要采用全连接的形式,不要采用默认的分散。
4.最后把GND的飞线打开,将所有GND连接好。
别忘了DRC!!!
别忘了DRC!!!
别忘了DRC!!!
三.外壳的设计
在设计外壳的时候我们在我们已经制作好的PCB文件上进行制作,先绘制好3D的范围,设置壁厚上下壳厚度,一般大于3mm便于打印机打印。
大致绘制好一个盒子,并且高度大于PCB最高元器件即可进行挖孔:挖空主要是对按键,数码管,检测点,调整电阻,电源端子进行挖孔。我们在3D外壳的顶层对着元器件的位置放置挖槽区域。电源端子在侧面,我们需要在侧面也进行开孔。
最后我们为了固定,可以在四个螺丝孔的位置放置螺丝柱,后续用螺丝将板子固定在外壳。
四.面板的设计
在3D外壳的顶层我们向下挖了一毫米,用于放置我们的面板,面板材质为亚克力透明材料,我们可以在上面做一些提示,用与我们电压电流的使用便利;也可以放置自己喜欢的图片,支持彩色哦。
五.下单
PCB,3D外壳,元器件和面板均可在设计界面一键下单,爽!
等待............
终于等到所有材料到齐,开始焊接。
六.焊接
焊接过程的需要注意的地方还是挺多的,首先就是安全问题。
然后就是我们需要先把矮的器件先焊完,这个很重要,不然到时候高的器件会阻挡你的焊枪。
焊接完,我们浅浅先用万用表测一下电源啥的有没有短路再去上电。
七.代码
让我们跟随官方的脚步边编写代码吧。中间是跟练过程不多赘述。
主要实现了电压电流采样,模式的设置,还有信息的存储,数码管的显示等代码。
八.测试
这节我当初是和代码一起做的,但是这里我只放测试成功的界面。
电压测试:
在电源输出5v的时候我们通过按键调整到5V档位进行校准,后面再调整电压,发现误差始终无法消除,推断是硬件原因,无法消除。
电流测试:
为了方便测试,我将50ma的电流给500ma进行校准,这样就可以将电流放大十倍进行测试,方便观察。结果还是有些许误差。
九.组装
最后将我们烧写过代码的板子放置进3D外壳,贴上我们的面板,电压电流表就完成了。
设计图

BOM
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