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MAX1300AEUG方案验证板
简介
MAX1300AEUG方案验证板
简介:MAX1300AEUG方案验证板开源协议
:Public Domain
描述
MAX1300AEUG方案验证板,用于验证商城编号:C143332的ADC
以下数据来自美信官网
MAX1300/MAX1301多量程、低功耗、16位、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(ADC),采用+5V单电源供电,具有高达115ksps的吞吐量。独立的数字电源允许通过SPI/QSPI™/MICROWIRE™兼容的串行接口与2.7V至5.25V系统连接。局部关断模式可将电源电流降至1.3mA (典型值)。完全关断模式则可将电源电流进一步降至1µA (典型值)。
MAX1300提供8路(单端)或4路(真差分)模拟输入通道。MAX1301则提供4路(单端)或2路(真差分)模拟输入通道。每一路模拟输入通道都可通过软件独立编程设置为7种单端输入范围[0至(3 × VREF)/2、(-3 × VREF)/2至0、0至3 × VREF、-3 × VREF至0、(±3 × VREF)/4、(±3 × VREF)/2、±3 × VREF]和3种差分输入范围[(±3 × VREF)/2、±3 × VREF、±6 × VREF]。
片上+4.096V基准可实现小巧、便利的ADC解决方案。MAX1300/MAX1301还可接受3.800V至4.136V的外部基准源。
MAX1300采用24引脚TSSOP封装,而MAX1301采用20引脚TSSOP封装。每款器件都可工作在-40°C至+85°C的温度范围内。
关键特性
每个通道的输入范围可通过软件编程设置
单端输入范围
- 0至(3 x VREF)/2、(-3 x VREF)/2至0、0至3 x VREF、-3 x VREF至0、(±3 x VREF)/4、(±3 x VREF)/2和±3 x VREF
差分输入范围
- (±3 x VREF)/2、±3 x VREF和±6 x VREF
8路单端或4路差分模拟输入(MAX1300)
4路单端或2路差分模拟输入(MAX1301)
±16.5V过压容限输入
内部或外部基准
115ksps最大采样速率
+5V单电源供电
20/24引脚TSSOP封装
这款ADC可以采集负电压,并且不需要提供负电源。
该元件使用SPI接口,采样率193K(音频采样率)初步估计是用来采集音乐的
我用这个芯片做了一个方案验证板,板子上有一路差分输入(采用BNC接头连接示波器探头)
同时板子上放了两个模拟的温度传感器【互相验证】和一个光线传感器。
板子上板载了STM32F030 和CH340E【用来和上位机软件进行通信】
同时,我为此款开发板设计了一个Labview的测试程序
用来测试这个板子,同时也可以用这个程序测试其他的板子【要修改】(暂时不成熟,暂不开源程序)
还有同时用Arduino设计了一个STM32程序(用来和上位机通信,开源【因为还没有测试,等板子做出来测试完成之后就把链接放在GitHub上供大家使用,这里只放一下编译后的文件】)
SN是下位机通过串口传过来的,下位机软件在接收到上位机发出的开机命令后才会开始采集数据【启动】 。
除了连续采样通道外,所有的数据每隔0.5s更新一次,连续采样通道(CH0/1差分输入) 采样率为193ksps
#include <SPI.h>
#include <CAN_Te.h>
void setup()
{
SPI.begin();
SPI.setClockDivider(SPI_CLOCK_DIV8);
digitalWrite(2, HIGH);
Serial1.begin(9600);//这个速度实际上限制了这个系统的采样率,建议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提高波特率
}
void loop()
{
CAN_Te.init(0x00);
Serial.write("SN:4B35A41BEA4F0");
for(int i = 0;i<193000;i++)
{
Serial1.write(CAN_Te.getValue(0xFA&0xF0));//以差分模式读通道0/1
}
Serial1.write(CAN_Te.getValue(0xFA&0x02));//读通道2
Serial1.write(CAN_Te.getValue(0xFA&0x03));//读通道3
Serial1.write(CAN_Te.getValue(0xFA&0x04));//读通道4
Serial1.write(CAN_Te.getValue(0xFA&0x05));//读通道5
Serial1.write(CAN_Te.getValue(0xFA&0x06));//读通道6
Serial1.write(CAN_Te.getValue(0xFA&0x07));//读通道7
Serial1.write(0x00);//与上位机保持对齐
Serial1.write(0xFF);
}
CAN_Te.h文件是拉斐尔先森写的,如有需要请联系他本人获取【Raphael@yiqziou.top】,如果您只是想测试,可以直接使用我提供的hex文件[注意,这个hex文件是针对STM32F103C8Tx写的,如果需要在STM32F030上使用可能存在兼容性问题。具体是否兼容可以咨询拉斐尔先森。不过一般情况下他写的东西兼容型都比较好]
附件是我写的程序,需要安装Labview2019的运行环境,稍后会添加Python版本,test程序是基于Arduino固件
设计图
BOM
ID | Name | Designator | Footprint | Quantity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HDR-F-2.54_1x2 | H1 | HDR-F-2.54_1X2 | 1 |
2 | 0.1u | C1,C2,C3,C4,C5,C7,C8,C9,C11,C10,C12 | C0603 | 11 |
3 | 1u | C6 | C0603 | 1 |
4 | ALS-PDIC243-3B | R3 | SENSORS-TH_ALS-PDIC243-3B | 1 |
5 | micro USBFemale | USB1 | MICRO-USB-SMD_5P-P0.65-H-F_C10418 | 1 |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