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简易网线检测器_9V电池便携版
简介
简易网线检测器_9V电池便携版
简介:简易网线检测器_9V电池便携版开源协议
:GPL 3.0
描述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基于 【数字电路】网线检测器设计 - 嘉立创EDA开源硬件平台 (oshwhub.com)
感谢LCEDA官方分享的原工程,基础原理详细,复刻很简单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目的
- 有时自己压网线水晶头制作网线,为方便测试网线压接接触是否良好,复刻制作一款简易的网线检测器
- 为了便携更改USB供电方式为电池供电
修改部分
- 供电
-
- 方案一:升压——两节5号干电池3V+升压DCDC=5V
- 方案二:降压——单节9V干电池+LDO=5V
- 因NE555供电要求Vmin=4.5V,不想用三节干电池这么多,所以直接用了9V方电池,采用LDO降压到5V供电,外围元件最少。
- 9V电池线下也较容易买到,因使用频率不大,功耗低,节省成本,所以不采用充电锂电池。
- NE555的CONT增加0.1uF电容接地,增加抗干扰稳定性。
- 增加LED限流电阻51Ω
- 注意LED正向压降,CD4017输出高电平4.95V,两个LED通过网线串联,这里选用压降较低2.2V的红灯和黄灯(库存)
- 因背面需放电池,所以IC阻容改用贴片封装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- 第一版打版验证后,额外增加一颗电源指示灯
- 虽然电池卡扣有防呆,但尝试装电池会短暂接反,所以增加电池防接反保护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- AMS1117 注意TAB也是VOUT,不要随便接地!!!具体请查看LDO 手册
- AMS1117封装买错成SOT89了,正确应为SOT-223,(其实一开始从库中直接放错了大封装了,不过散热应该会好点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安装
- 低成本,没有画外壳,采用PCB和铜柱螺丝固定
- 铜柱M3*28×4
- M3平头螺丝×4
- 电池座直接用热熔胶固定,节省螺丝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发光二极管LED不同颜色的压降与电流参数值 (ehaoan.com)
直插超亮发光二极管压降
主要有三种颜色,压降都不相同,如下:
- 红色发光二极管的压降 2.0-2.2 V
- 黄色发光二极管的压降 1.8-2.0 V
- 绿色发光二极管的压降 3.0-3.2 V
正常发光时的额定电流为 20mA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贴片 LED 压降
- 红色 1.82-1.88V,电流 5-8mA(一般计算取 1.8V 和 5mA,接 3.3V 电源限流电阻一般接470R、接 5V 电源限流电阻一般接 680R)
- 绿色 1.75-1.82V,电流 3-5mA
- 橙色 1.7-1.8V,电流 3-5mA
- 蓝色 3.1-3.3V,电流 8-10mA
- 白色 3-3.2V,电流 10-15mA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(只是简单通路检测可忽略以下设计要点)
RJ45网络PCB Layout设计注意事项:
- RJ45底盘接地和数字地通过一个1M欧姆的电阻和一个0.1uF的去耦电容隔离。其底盘接地和数字地的间距,必须比60mil宽。作者:凡亿教育 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read/cv6448110/ 出处:bilibili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LDO电源PCB设计要点:
1. 分析电源输入与输出,布局呈现一直型布局或者L型布局,电源回路越小越好
2. 输入与输出的滤波电容都需要按照先大后小的顺序进行摆放
3. 电源通道以及过孔数量需要满足载流要求。
4. 电源输入过孔需要放置在第一个滤波电容之前,电源输出过孔需要放置在最后一个滤波电容之后。
5. GND载流通道要足够粗,且过孔统一靠近打在芯片GND管脚附近
6. 输入地与输出地之间需要连接在一起,保证有良好的回流
设计图

BOM
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