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超薄逆变器Pocket mini X1.1
简介
结构简单✔小体积✔无需烧写程序易复刻✔低成本✔ 输出正弦波✔ 额定功率50w Max200W 可短时间200W 体积小巧,便于携带,可以放在口袋或者背包里带出去,适用于停电应急、户外供电▲单向
简介:结构简单✔小体积✔无需烧写程序易复刻✔低成本✔ 输出正弦波✔ 额定功率50w Max200W 可短时间200W 体积小巧,便于携带,可以放在口袋或者背包里带出去,适用于停电应急、户外供电▲单向开源协议
:CC BY-NC-ND 3.0
(未经作者授权,禁止转载)描述
声明:
本项目含较高电压,请自行评估危险指数,发生任何事故本人不负责 (内含≈DC400v AC220v )
——本项目遵循CC BY-NC-ND开源协议 禁止商用,不可修改后发布,转载需署名——
复刻需要一些动手能力,谨慎复刻
描述内图片仅供参考,因为部分描述是测试前写的,所以实际电路图和描述里提到的图片的参数有少许不同
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难免会遇到停电,所以,我就做了这个小东西 ---- 逆变器MiNi੭ ˙ᗜ˙ )੭
因为市面上的小体积逆变器,要么是功率太小,要么输出不是正弦波,大多为方波,少部分输出仅为高压直流。
【图片仅供参考】这是正弦波、方波、修正波的波形图,我们可以看到,正弦波,顾名思义,电压波形 成正弦函数变化,正弦波的电压变化平滑,而修正波和方波的上升下降沿却很陡。修正波其实就是在方波的基础上,把全桥的死区时间调大,以达到类似正弦波的波形,但实际用起来和方波效果是一样的
那么方波逆变器或者输出直流会有什么危害呢?一点是带感性负载噪声会非常大而且方波里的谐波会把铁芯加热,导致电机寿命大大减少【方波】,输出直流的逆变器带感性负载只能说是没有反应;其次是使用此类逆变器带充电器或者电源适配器时,容易损坏电源, 功率稍较大的电源根据国家要求需要配有PFC【通常100W左右的充电器一般都配备pfc】,大部分电源的APFC在输入这种波形的电压时容易出现逻辑错误,轻则不能正常工作,重则损坏apfc。 为此,我打算自己做一台符合我使用的正弦波逆变器, 即作为应急使用,无特殊情况时,也可当做车载逆变器使用,用逆变器来给手机充电最大的好处就是适配性极高,不同手机厂家都有各自的充电协议,有些能互通,但部分私有协议是不能用的,这就导致用充电宝充电容易出现协议不支持,然后就只能用普通充电;用逆变器然后用手机原装的充电器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
✔在突发停电时,我们最先应保证照明和基础通讯,那么这时的逆变器功率就不需要很大了,就按照停电最基础的需求:节能灯40W左右,那么一度电最多可以使用25h。那么在加上手机充电和风扇之类的呢,手机充电按90W来算,充20分钟,大概需要0.03度电。风扇按30W来算,也只能使用33h左右,那么这些同时需要时又能使用多久呢,大概也只能使用14h,如果是电网正常维护造成的停电,会有预计通电时间,那如果是自然灾害带来的停电呢,谁能保证14h后能通电呢。那么主要是紧急情况停电了去哪找一度电的电池呢?一般来说蓄电池比较好找,但是单块电池容量也不咋大,用不了多久。所以,我认为,应急逆变器功率无需过大。 而小体积却很重要,因为在紧急情况时,应尽量减少操作难度,操作应越简单越好,且容易进行扩展。
本项目,我把功率设计在峰值200W(240-260w保护),正常使用可以稳定工作在50W左右(70℃<), 主要发热是后级滤波电感,满载状态下温度轻松上百,但是无关紧要。 体积方面,整机尺寸应是:114×50×20mm(±1%)✔
项目特点:体积小巧-功率不小-复刻简单-高颜值-成本不咋高-耐造
项目进程:
2024年7月17日,知道了嘉立创星火计划并通过申请✔
2024年8月12日,各种bug,各种不正常,丢一边不想做了✔
2024年9月5日,台风【摩羯】【17级】正好从我所在的城市经过,666,造成大面积电网瘫痪,我家停电超过14.5天。根据实际需求重新构思项目✔
2024年10月1日,项目进行大改,重新设计原理图并进行pcb设计。优化了电流路径和整体布局排版✔
2024年11月16日,感觉测试差不多,开始对开源平台的工程详情进行编辑✔
2024年11月24日,BOOM!✔
2024年11月26日,解决奇怪BUG✔
2024年12月4日,整理数据✔
2024年12月5日,解决bug✔
2024年12月7日,优化✔
2024年12月9日,优化✔
2024年12月14日,带载测试「阻、容、感、」✔
2024年12月20日,剪辑好演示视频,B站进行发布且发布开源文件✔
2024年12月21日,结项✔
2024年12月30日,从此走上人生巅峰✘
关于逆变器的部分参数: 输入 :方案1: DC(11-12.6V) 方案2:DC(13-14v) 输出AC(220-240V) 额定功率:OUT 40-90W 峰值功率:OUT 200W 空载功耗:4-6W 满载效率:≈90% 空载温度:≈室温+1℃ 满载温度:80℃ < 半载温度60℃ < 温度为局部最高温度,非整机温度
好的我们进入原理讲解|实物制作——教程
拓扑: 推挽准谐振+单极性调制正弦波后级 DC to AC to DC to AC
前级驱动:采用EG的eg1611 用ta最大的优点是ta集成了保护机制且稳压为PFM调制 (因为是PFM稳压,所以本机器输入电压范围做不了很大,基本上12v上下一伏,因为输入电压高了他会频繁启停这会导致无法带载,具体供电方案描述在变压器的绕制) ,因为用的准谐振,所以不能用常规的占空比稳压,因为用占空比稳压会导致谐振回路不能正常震荡,容易造成炸管【mos】。
然后到前级功率部分,在停电时我们最容易找的的电压是12V,即电瓶。 前级拓扑采用推挽,之所以用推挽是因为ta工作时一次只有一只管子导通,大大减小了导通损耗,在低压应用中有着很大的优势,且整体电路拓扑和外围更加简单。
在次级LC谐振时,前级的低压高压的电流波形都为正弦波,当电流过零时管子开通或关闭,实现零电流开关(zcs),减少损耗[图片仅供参考]
黄色的为电流波形,绿色的为Vgs
谐振条件: 变压器次级漏感和C7 满足 f=1/2π√LC即可实现zcs 谐振频率和负载阻抗也有关哈,所以调谐的时候要带着载调
小功率的机器使用准谐振的收益并不大,在这里使用准谐振最大的好处是mos管输出尖峰大幅度减小,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变压器输出电压虚高太多的情况
管子采用DFN5*6的管子,因为ta封装较小巧。变压器采用EQ3011,为了增加空间利用率,所以采用平板变压器,初级至少可以塞进去1.4平方,次级可以塞进去0.1平方。然后输出经过超快恢复二极管的全桥整流和电容C12 9 8的滤波(c8、9耐压要450v或以上),得到平滑高压直流。电流取样采用互感器,且从高压端进行取样,这样做的好处有很多,最明显的是大大减小了发热量和自身损耗,同时,在同体积下用互感器能通过的电流更大。
这个是电压反馈,电压经电阻分压后,送到TL431的控制引脚,当电压大于TL431的阈值电压时,TL431导通,经光耦隔离送到eg1611,进行逻辑处理
按照原理图那个参数限压大概是420v
TL431必须用德州仪器【ti】的。
然后就是正弦波调制,这里采用的驱动同样来自EG,型号为eg8010,用这个一方面是为了方便不会编程的小伙伴进行复刻,另一方面,是因为我并不会单片机需要温度保护,自行计算R1 R2
不要温度保护,R1不焊即可
后级功率部分用的四只DFN8*8的管子,采用单极性调制,减小发热和开关损耗
然后输出的SPWM经过LC波器,得到正弦波50hz 电感:3mh 电容:2.2uf
变压器制作教程 变比:2—2:60
注意:供电方案:(方案1)供电11-12.6v次级绕60匝。 固定用满电12.6v电池供电的建议这个。
(方案二)13v-14v 次级绕52或者55匝 需要同时适配锂电池供电和车载点烟口供电的推荐这个 。
先制作一个绕制用的模具,中间的管用11mm的,然后在用胶带粘几圈,把直径弄到11.5mm左右,根据实际调整。左右挡板可以用初级文件打FR-4板材的。两板间距按照图片里的,不然初级会放不下 自己估算一下尺寸,eq3011内部高度为6mm,初级单片厚度约为0.2mm
然后用0.4mm的醇粘漆包线绕60匝(50匝)
然后喷点酒精然后甩甩,差不多干了就从模具里拿出来
浸漆【绝缘漆】买自干型的
建议浸两遍以上绝缘漆,即泡一遍晾干后(2小时左右)再继续浸泡,以此类推,然后完全晾干就好了。 这里我泡了三次
然后用高温胶带把线圈缠一下
然后开始组装变压器
初级为两层 外层1盎司的FPC
剪下来像这样放好,一张辅助,然后初级这边交叉放5*2片(共11片)
然后放上次级,合上磁芯,可以看到满满当当,没有多余空间,所以次级绕制时要注意尺寸。磁芯合不上不要用力摁,磁芯会断
然后焊上初级引脚,用金手指胶带固定磁芯,然后整体浸漆,提高耐压能力。
然后变压器就做好了,自行评估是否会发生初次级间的击穿打火,万用表测初次级电阻,一般上百MΩ这样。 实测初次级耐压可打2kv以上
记得次级要缠胶带
变压器耐压问题
不加胶带,实测dc3kv1分钟没问题,相当于ac1.5kv,加上胶带的话4kv应该也是没问题的
这是加上胶带的样子↓ 次级包好胶带再考虑浸漆还是不浸,如果包了胶带,泡不泡都差不多
这个最起码能打dc4kv↓
C7采用耐压大于或等于 600v的 NPO[C0G] 电容, 或者mkph/cbb也行,但是能不能塞进去我就不知道了
其他的没有什么要说的了,按照成品图片里的进行焊接,注意焊接顺序即可
一些重要的元器件,链接来自淘宝复制
互感器200:1 https://item.taobao.com/item.htm?id=623109537285
外壳 10-5-2cm 下单备注哑光银 https://item.taobao.com/item.htm?id=596749209315
高压电解电容 https://item.taobao.com/item.htm?id=720087457083
整流二极管 https://item.taobao.com/item.htm?id=611040442629
tl431 https://item.taobao.com/item.htm?id=717934097661
https://item.taobao.com/item.htm?id=599609435709
排针 https://item.taobao.com/item.htm?id=631143199851
前级滤波电容 https://item.taobao.com/item.htm?id=672937622873
风扇 2×2×1 5v
https://item.taobao.com/item.htm?id=709236620296
PCB展示[与实际pcb有偏差,仅供参考,文件里的为优化后的]
主板 后级排针把不需要的针脚拔掉即可
后级驱动小板
电容立板 ↓
电容可以直接用两段铜丝引下来,不一定要用这个立板
前面板
后面板
新增猫猫版面板 喵喵喵~
初级绕组 ↓ 打两层,外层一盎司,打十片,经计算,这样相对划算,大概一个绕组2.5¥
关于后级滤波电感:3mh
实测带载50w 10分钟温度58度(无任何散热)
电感链接 3mh :https://item.taobao.com/item.htm?id=765218926060
滤波器可以自己重新设计参数,现在这个参数是空载功耗比较小
实物展示
厚度≈17(±10%)mm,加上外壳整机厚度也仅为20mm
整机/成品
AC输出转接
买一个这种插座头然后焊接一个 XT30的母头/公头
不分正负,焊上用热缩管绝缘
管子和变压器均需通过导热片与外壳接触
大概叠个四五片 这些飞线你们打的板不用飞,我这个是因为是用第一版直接优化所以飞线
然后再在上面贴一层金手指胶带然后装机时先让胶带进去,这样可以保证与外壳充分接触
以下为一些驱动/输出波形图片,由于我没有台式示波器,测的波形分辨率低没啥参考意义,所以:图片来自小柒(bilibili)
忽略板子上的飞线,等效电路和文件中相同
前级波形↓
前级管子如果是用我原理图推荐那个,那么只需焊一对管即可跑200w,剩两个空着焊盘,预留,减少不必要的开关损耗
正弦波后级高频臂调制波输出↓
▲后级管子用耐压大于等于600v的mos管即可,板子设计用带开尔文s的管子,但是实际应用中和普通的可以直接替换。管子参数:耐电流十几二十安(Id持续)的就可以了,内阻最好小于0.2Ω。这里我使用的是 STL23NM60ND
滤波后波形↓ |︶|︵|︶|︵|︶|︵|
V out1-out2波形↓
低频桥臂输出波形↓
前级电流波形↓
调谐按照实际用示波器看着调,因为用的是变压器漏感来谐振,然后每个人绕的不可能一模一样,所以按照实际自己调, 调节方法,变压器输出绕组一边串联5w以上1Ω电阻或者加一个互感器(互感器变比随意,一般50:1够了;互感器两端并联2w以上10Ω电阻)示波器夹互感器/串联电阻两端, 或者简单点用电流探头(不过我没有)… 逆变器输出带上负载,需要多少瓦就带多少瓦,一般带160w即可,调节电位器改变前级开关频率,当在所需功率下电流波形为近似正弦波即可 前级新增电位器,如果没法通过固定阻值的电阻(R59-R60)调到最佳频率,可以尝试使用电位器进行调节,能通过定值电阻调到的,这个电位器不焊即可。 焊的话把引脚掰到两边直接焊接即可
整机功率/性能测试及方案验证↓
空载功耗 测试条件:输出无负载、输入电压 12.6v
测试条件:输入 12v
测试条件:输入 11.5v
测试条件:输入 11v
测试条件:输入 10.5v
测试条件:输入 10v
测试条件:输入 9.9v 触发欠压保护
输出电压 测量设备:UT890D+ 档位:AC600v 测试条件:空载、输入电压:12.6v
带载测试
测试数据无线损补偿仅供参考
测试大致框架
供电设备:中兴2400
输出电流测量:UT890D+
负载:200w 阻性
负载图片↓
带载 状态:满载
输入电压及电流
正弦波输出电流值 前级变压器输出电流波形和前级Vds
电流波形测试方式:互感器
满载温度
测试条件:满载 供电12v 阻性负载 工作时间:1分钟 散热情况:管子/变压器没有和外壳接触、管子裸露
温度测量设备:UT300S
变压器温度
前级mos管温度
后级mos管温度
然后这里顺便说一下,输入输出的xt30接反了不会坏(12v从out那边输入),但是输入的正负接反了会坏,因为没有设计反接保护 输入过压保护只能保护17v以内,超过17v就会损坏芯片(15v不工作)
一共有仨视频
演示视频带外壳那个测的是输出电压平均值/波形
不带外壳那个测的是前级升压部分场效应管Vds 和变压器输出谐振电流波形
测试条件:满载
还有一个是带载感性负载(落地扇)
测试条件:轻载
行了,就这样,没什么能说的了
Bilibili UID:1872316708
如要复刻,请认真阅读工程描述,认真看哈,有些东西是后来补充的可能不是很连贯,为了适应实际应用情况,有些地方参数不同,请结合实际需求自行挑选方案
新增前后面板 猫猫版 hhh 没什么用但是感觉蛮可爱的
技术问题可以Q群问我,Q群在我B站动态置顶
满载效率不是很高,主要是后级管子内阻有点大,我用的管子内阻差不多0.2Ω,损耗较大,不过满载效率大概也能在89-90%左右
所有参数以我原理图写的为准,bom表我有些可能没改
更改数据:r48换91Ω,后级电流取样换0.1Ω
后级四个管子的下拉电阻换成100kΩ或者悬空
设计图

BOM
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