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作品签到
专业版

无隔离USB转TTL支持5V和3.3V电平

工程标签

997
0
0
1

简介

USB转TTL烧写器,稳定输出电平,不烧板子。且支持一键换线。

简介:USB转TTL烧写器,稳定输出电平,不烧板子。且支持一键换线。

开源协议

CC BY-NC-SA 4.0

(未经作者授权,禁止转载)
创建时间:2024-05-07 07:33:06更新时间:2024-05-28 05:39:55

描述

一、团队介绍

 

    个人:神龙崽崽

 

二、开发背景

 

        实在是无语了。买了很多的USB转TTL的转接模块,实在是头都大了。烧板子、烧串口。用不 了几天还会坏。虽然挺便宜的,但架不住老是坏啊!自己设计一个,可以稳定输出TTL电平的串口烧录器,这样可以一直使用,一直使用,气死那些黑心的商家(发回来就是坏的,还不给退换货)。

就这种,其实挺便宜的,一个便宜可能都不到3元,可能买一个CH340G都比这个贵。确实工业化电子时代,物料运输成本比物料贵。

但这个今天要说说他的问题。

 

先说它的优点: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这个模块的设计想法是很经典的设计,融合了CH340G这颗芯片的3.3V和5V供电输出对应的3.3V、5V电平的设计。用料做到了极致(省成本)。
        可以通过后面的黄色跳线帽,完成对输出TTL信号电平电压的转换。

        完美兼容STC所有系列单片机,不会像PL2303方案那样会应为驱动问题不能下载(这点很稳定)

        不仅有电源灯,还有TXD和RXD的灯,可以方便直观产品使用中的通信是否正常工作。

        支持WIN7/WIN8/WIN10/SERVER 2008      等的32位或64位
        很巧秒的利用图上的两颗4148,完成5V到3.3V(正常实际3.4V)的转换。

 

 

 

再说它的缺点:

 

这个模块要命的缺点也就是这两颗4148省钱的电压转换地方。

正常情况下,5V输入,通过两个二极管,利用二极管自身的内阻压降(大约0.7V),可以用来降低电压,一般高压功率地方,大家也都会多串几个,用于分压。但在实际应用到这块时,不知是4148的问题,还是有的厂家4148质量太好(压降小)。会导致输出的电压异常,最高我测到的有3.7V左右,最低就是模块突然不工作,(原因,其中一个二级管和另一个二极管之间有电压,导致其中一个二级管一直关断不导通,我用万用表测了下电压就又好了。模块的电源指示灯就亮起来了)。大家若遇到此模块不正常时,可以产考测试下,一般情况下,CH340G这个芯片挺可靠的(除非丢固件)。

回归主题,老师傅都知道,看手册你会发现VCC提供啥电压,他的RX和TX对应的电平电压就差不多是多少。若这个电平电压高于3.6V那肯定就烧了。
其次,当串口有时不使用或者需要断开时,咱们一般会只断开USB端,这种情况下,板子是会反向供电的,(我猜测,我的那个异常电压就是这种导致二极管两端电平异常,不工作的原因)。

这个商品的故障基本都在二级管这块,你要单独测量二极管,是好的,这个5V的电压是不至于击穿二极管并且损坏的。但你要在USB供电情况下,去测量芯片的输入电压,有时就会看到,无3.3V输入,此时的电源指示灯也就灭的。但当你对地测量两个二极管之间的电源压后,模块就会神奇的又亮灯了。并非多放会,卸掉电的问题。(尝试过,这种就是二极管有损伤,建议更换新的二极管,但会发现新的二极管,可能质量太好(压降小)这时输出的3.4V电压会很高,这就要注意。)

 

也就是不坏,如何让你买新的。就这种指示灯不亮,你就人为坏了,换新的。插上去电脑驱动找不到,没有弹出,你就人为坏了。其实都是二极管这块的问题,供电不稳定或者异常导致的输出异常。

三、设计摘要

 

       

    想着改进这块,使得的3.3VTTL稳定,避免烧板的串口。

            为了自己测试方便,添加一键换线功能,方便在差错线的情况下,通过按键倒RX与TX线。

            不想再被薅羊毛了,虽说一个不贵,但我板子贵啊,测试就一个,坏了还得自己修。

 

四、题目分析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参考技术手册:发现芯片V3管脚,


           设计最好还是控制TTL3.3V电平的输入,电压,要不真容易坏。

 

 

其他这些管脚,有时用的很少,我就设计给大家引出来,用的小伙伴可以引线使用。不用的就放着,挺好看。

 

 

 

 

五、总体设计框图



 

 

 

 

底下是设计参考的原理图

 

 

 

 

设计时,一定要注意V3管脚

 

六、硬件电路组成

 

 

首先重点,改电源,让输出3.3V稳定的电源。5V电源USB其实都挺稳定的。第一次设计采用LDO+二极管防反流的设计,发现电压低了,不够。只有2.7V,起不来。

 

后面想了下,倒换过来  二极管+LDO 。通过测试,LDO反向供电5V,没事。之前怕LDO怕方向电源供电,所以就那样设计了,因此你们看到的这是第二版,改进过的。

   LDO 单向供电5V,输出电压实测是4.6V左右(1117-3.3),实际使用中正常可以输出3.3V,很稳定。电源解决。

 

一键换线功能,采用双开自锁开关,实现输出的RX/TX切换,很完美,测试过了的。

 

 

 

 

七、程序流程图

 

 

纯纯的硬件,没有软件,软件也没口操作。

 

八、实物展示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背面看起啦,挺突兀,但确实这样是最流畅的,看起来关系和方向也一致。

 

实物还是不错的:

 

 

 

 

 

九、注意事项

 

1、板子上预留了其他的设计,两种封装的LDO我做了完美融合。

2、为了走别人的路、让对方无路可走。做了兼容设计,可以也采用二极管+二极管降压的方式。只要你觉得没问题,我这块不强制大家。喜欢就好。主要针对需要换料使用坏掉模块的小伙伴,可以直接移植到我的板子上,体验一键换线功能和引出的其他管脚。

 

3、 V3一定要注意,这个管脚的连接方式。我看到咱们有的开源的都没注意这个,他5V和3.3V兼容设计时,就的像我这样,考虑反供电,和共用问题。

4、有啥问题,大家互相交流,希望商家也能看到。羊真的有些疼了!!!!!!

 

 

 

十、演示视频

 

 

演示视频我放最后了  ,效果很不错。单手录制,理解理解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设计图

未生成预览图,请在编辑器重新保存一次

BOM

暂无BOM

附件

序号文件名称下载次数
1
串口助手.zip
3
2
WIN7 64 USB转串口CH340驱动.rar
6
3
USB转串口——BOM_.xlsx
3
4
串口调试助手.zip
6
5
通信测试,一键换线测试.mp4
0
6
LLT电平电压测试.mp4
0
克隆工程
添加到专辑
0
0
分享
侵权投诉

评论

全部评论(1)
按时间排序|按热度排序
粉丝0|获赞0
相关工程
暂无相关工程

底部导航